SLAI 正式报道
报道流程
9月10日早8:30正式开始报道,设置了停车处和茶歇点。家人陪同报道的需在茶歇处等候,学生去二楼报道。整个报道过程都有工作人员引导,电梯一到达二楼处会先领取一张报道流程表和一只黑色签字笔,流程表上清楚的写明了报道的顺序和要求。大概的流程是:
资料与材料查验、领取校园卡、领取银行卡并激活、领取校园文创礼物、住宿抽签、上交报道流程表、宿舍报道。
- 资料与材料查验:分为直博生、普博与硕转博,主要审核学位证书、毕业证书、成绩单、身份证等材料,按部就班,整个过程三分钟。
- 领取校园卡:会同时发专属卡套、卡带和校园卡(校园卡配色以紫、白为主,设计的很大气)。
- 领取银行卡并激活:本次校园卡是工商银行赞助,因此银行卡自然是工商银行。这步很漫长,由于学院还没有完全设置好WiFi,所以在银行卡激活的过程会很漫长。另一个选择是去附近的营业厅自行激活,营业厅距离宿舍300米的样子,很方便。需要说明的是,学院开通的工行卡最好设置为 I 类银行卡,以避免单笔限额。(如已有 I 类工行卡,则学院不会为学生再次开通)
- 领取校园文创礼物:校园文创给了一把伞(紫色-晴雨两用)、一个印有学院 logo 的水杯(黑、紫、粉、白、蓝自选)、以及一个14英寸的商务电脑包和一件衬衫(酒红色),配置可以说还不错。
- 住宿抽签:宿舍的分配完全看运气,学院的宿舍分ABCDE五种户型,在入学前会发问卷调查:是否有想同住的室友,问卷提交后会按照提交结果分配室友,否则为随机。宿舍的抽签过程是在电脑上完成,有专人负责,开始抽前后学生说停止则停止,屏幕会显示最终分配的宿舍号。关于住哪间房河套则是遵循“先到先得”原则,但根据提供的房间图纸也看不出内部实质性的差异,大小差很多是可以看出来的(此类房间很少)。
- 上交报道流程表:表格中每一个流程结束后都会盖章,最终需要提交所有项目均盖章的流程表。
- 宿舍报道:宿舍全部是双人、三人套间,有些房间有客厅,有些没有。卫生间和浴室为套件内共用。我住在双人间,洗手池为双人配置,还配有小冰箱(冷藏、冷冻功能二选一)。每间房的面积都不完全一致,E户型差的非常多,其他户型面积类似,但不同房号面积差距也比较大。实际上比当初宣传时小很多,但一个人住是没问题的。
博士工位
博士工位均按照中心分配,在各位同学确定所属中心后,会有专门的负责老师分配工位房间及对应号码,有要求调换工位位置的可以申请(作为第一届的螃蟹当然可以横着走了)。工位在开学前均做过甲醛处理,房间内闻不到刺鼻的气体。每位博士新生均配备一台主机、两台显示器(31.5英寸与27英寸)和一个电脑增高架、一个机械臂以及一个人体工学椅。可以说工位的环境还是可圈可点的。当然也有一定可以提升的地方,例如主机没有蓝牙无线网卡、显示器分辨率为2K(2K+31.5英寸对于看惯了4K的人来说简直是灾难)、机械臂会使两台横置显示器打架等(因此一竖一横我认为是最优选)。
住宿条件
由于每个户型不一致,仅以我所住的D户型为例向大家分享。 房间内刚入住时味道比较呛,呆久了会有点晕,因此我第一周都是在外面住酒店,同时24小时基本开着空调和所有门窗,地上放一盆水。一周后再入住时味道小了很多,买了除甲醛的试剂和甲醛试纸。工作人员的说明是:甲醛含量肯定处于安全范围内,房间内的味道是家具所散发出。事实好像也确实是这样,我入住后测了甲醛是在安全范围内的。屋子内配备有一张床(197 x 120mm)、一张桌子(120 x 60 x 78mm)、一张床垫(200mm)和一个衣柜,阳台上均配备独立洗衣机和晾衣架。床边的国道比较窄,但通过一个人是没问题的。宿舍如果计划办公、久坐的话需要子自己配置椅子,宿舍的是硬板凳,坐久了对身体不好。
公寓专门配备了前台、物业,刚开学难免有很多房间有小问题,但能感受到物业的态度是真的想为学生解决问题,只要在群内提的问题几乎都会有人解决,太赞了。公寓2楼是快递站,大部分快递都会送到二楼,少部分快递在楼下的丰巢柜。
课程情况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课程均以英文授课(思政课除外)。对于信息类专业,全程都需要再河套学院上课,满足2必修+5选修的要求。对于非信息类专业,则至少需要在河套学院修读2门信息类课程,是否需要回原高校修课依据原高校的规定执行。
第一学期课程以理论为主,主要都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,涉及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(NLP)、Computer Vision (CV)、思政课、学术英语以及系统层面的软硬件等知识等。大部分课程以做 Project 为主,少部分课程有 Exam。我本身是非信息类专业,因此在第一周时,我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听了一遍,主要从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的角度分析课程大纲,最终选了7-8门课(已经肉眼可见的预测到第一学期的课程压力)。课程的老师们都是从各个高校飞到深圳来上课,在此也对各位老师说一声辛苦了。对于非信息专业的同学来讲,很多专有名词都不熟悉,听着会比较吃力;对于 CS 专业或 AI 专业的同学,有很多课程本科已修读过,再修只是复习而已,压力不大。
在修课的基础上,学院对每学期听讲座的次数作出要求,第一学期每位同学至少参与10场讲座,讲座内容均是有关科研的。例如第一场讲座为韩晓光老师:分享实用科研经验;第二场为李鸿升教授:基于思维链的图像生成。
开学后
报道第二天学院就组织了学院的情况介绍会、自助晚宴、音乐节等活动,以及后续还有无人机拍照。同时,学院在不停地为闲置的教室通风、做清洁。同时学院开设了健身房、图书馆等区域,对在校生均免费开放。图书馆可以看到很多细节,例如有读书仓(坐进去除面前外四周都是包围状态,有良好的私密性,可旋转)、桌子设置了插座、3人研讨室、5人研讨室、会议室等等。室内很多区域均铺设地毯,有效降低了各种环境噪声。
开学后比较忙碌,由于课程表没完全确定,几乎每天都在上课的路上,还没有完全探究学院的区域,待后续分享。早上的课是9:30才开始(不起早八真爽),下午的课是2:30开始。第一周结束后就碰上了深圳的台风,越到这种时候越能感受到学院的负责。昨天深圳发布了台风橙色预警,晚上学院邮件通知停课,今天学院有专人负责检查每一间房是否有安全隐患,以及提前通知搬离阳台除洗衣机外的所有物品。同时今天食堂仍然提供早午晚饭,公寓2楼也提前为学生协调了食物和水(避免有人没抢到物资);同时今天也统计了所有人是否在宿舍 or 离校状态。感受到了大熊猫级的待遇,实在受宠若惊。
总之,能感受到学院开办在各种方面的用心程度,各种各样的细节就不多说了。
欢迎各位同学,选SLAI一定没错!